本次 POA 很榮幸邀請到 GSK 資深 MSL Willy Wen 來跟我們介紹醫藥學術部門的現況、MSL 的工作內容以及其未來發展的趨勢。
MSL:公司內部專業中立的顧問
醫藥學術代表,簡稱 MSL (Medical Science Liaison)。在 1976 年首先由 Up John 藥廠提出,有以下幾個特點:(1) 全部由醫師組成;(2) 科學導向的業務團隊,不以推銷方式介紹;(3) 以維持專業討論與中立性。但隨著醫藥科技產業的發展,MSL 的組成,不再單純由醫師組成,亦有專業藥師、醫藥領域碩博士加入 MSL 的行列。
MSL 主要以醫生臨床使用為導向,建立專業的討論,並維持其中立性。他們匯聚了治療領域的專家,提供臨床證據進而協助臨床決策;並監督公司內部成員的銷售行為,降低內部風險;同時提供 Marketing 部門臨床觀點,成為公司內部的諮詢專家。
MR 是否會被 MSL 所取代?
隨著 GSK, Novartis, Roche 相繼被各國開罰,對於 MSL取代 MR 的呼聲越來越高。
MSL 沒有業績壓力,維持學術中立的自然屬性使其脫穎而出。同時 GSK 近期積極推行 Webinar (網路線上研討會) 也擴大了MSL 的影響力及範圍,減少了跨國業務的支出。
雖然目前各大藥廠仍維持 MR 的數量,但隨著治療領域的擴展、訓練環境的成熟,未來醫藥企業對於 MSL 的需求將日漸攀升。
MSL 的工作成果:重質不重量
既然 MSL 沒有業績壓力,那要怎麼評估 MSL 的工作成果呢?
Willy 表示,MSL 的工作重質不重量。雖然多數時間是在研讀臨床研究、準備研討會簡報等,但 MSL 每次與醫師的會議都至關重要。公司在評估 MSL 的工作成效時多以自我的規畫達成率為主,同時參考 MR 和醫生對其工作的評價。
MSL 訓練秘笈
對有志于成為 MSL 的學生,Willy 也給出了他的建議。
首先要具備以病人為出發點的關懷,對這份行業充滿熱忱,並想持續進步、創新。其次要持續培養、提升自我能力,如:溝通技巧、簡報技巧、文獻閱讀、時間規劃等。
針對剛畢業、沒有工作經驗的職場新鮮人,Willy 鼓勵大家多在履歷、面試中表現自己為了這份工作做了哪些準備,展現自己積極的態度,不要因為沒有經驗而止步不前。
延伸閱讀
講師簡介
Willy Wen,畢業於北醫藥學系,目前於東吳法律學分班進修。自 2012 年加入 GSK,擔任 MR, MSL 等職務。其專業領域為 CNS, SLE, PAH,亦成立相關讀書會。
撰稿 | 黃佩琳、鄭甄媛
校稿 | 盧彥容、林家欣
攝影 | 黃佩琳
關注我們 |